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员风采 -> 正文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课程模式改革

——以《住宅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课程为例


发布日期:2024-08-19    点击量:



王琳琳,女,1988年10月出生,籍贯江苏连云港,2014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硕士学位。现任城乡规划专业专任教师,主讲课程:住宅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与设计、生态规划。主持校级重点课一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一项,校级重点教改一项,横向科研两项,参与完成专业教科研项目十余项,主讲课程获得第三届校级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参加FACULTY第二期培训。



一、课程基本情况

《住宅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我校建筑与规划学院学科专业教育,作为学院大类专业平台课程,目前面向城乡规划、建筑学专业授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的课程特点。本门课程56学时,讲述住宅区规划的一般原理与设计方法,锻炼学生在住区空间环境和建筑群体组织方面的综合设计能力。本课程是对前修课程设计基础、建筑设计1的总结提升,对后续课程城市设计、总体规划等的指导奠基,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图1 本课程与先修后续课程的关系

二、课程改革背景

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学科的应用性、创新性与综合性。对人才的需求,逐步从传统的掌握专一技能,向具有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学生具有跨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应用能力。本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建筑、规划、景观、生态、人文等多个领域,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应用性,需要学生将详细规划设计思维与多学科知识融合产生创新意识、综合应用,具备发现问题、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图2 多专业知识融合的教学设计理念

三、创新型课程改革思路

(一)完善教学目标

紧扣建筑行业产业需求,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扎实的应用型人才。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工作内容和编制方法,并具备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详细规划设计的能力,养成严谨规范的工程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希望通过教学达成知识、能力、素质的多维目标,为培养工程设计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图3 课程目标

(二)优化教学团队

组建一支由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三个学科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队伍。多专业融合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综合各专业教学特点,共研教学内容,共享教学方法,促进学科交流。教学团队在开课前共同备课,制定课程相关材料,在课程考核节点组织联合评图指导,在课后进行问题总结与教学反思。这样一个多专业融合教学团队的建设,也为团队教师提供了一个共同交流共同提升教学能力的平台。

(三)重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课程注重规划、建筑、景观的综合设计,要统筹协调好人居环境下的三驾马车,做到有效衔接,相辅相成。需要教学团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强化居住区规划视角下的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调整教学内容为住宅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住宅区建筑设计理论及实践,住宅区景观设计理论及实践以及相互间的联合设计。每一阶段理论讲解和实践环节环环相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图4 分阶段模块化教学内容重构


(四)课程思政与内容深度融合

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理论讲解和设计实践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德技并重的设计工作者。

四、创新型课程改革实施举措

(一)课前

教师在学习通提前发布学习计划、上课任务安排、学习内容等,并提供线上慕课学习资源以及在线文档阅读,学生通过线上资源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


(二)课中

(1)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改变教师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出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沉浸式、参与式的教学环节,如:调研汇报、专题研讨、小组讨论、方案汇报与互评等等,在积极探讨交流中提高设计能力。每个设计阶段完成后,都需要组内进行讨论、互评方案,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别人方案中的优缺点,并给出一定的指导意见。课堂开放互动、师生深度研讨,从而打造有温度的生动课程。

图5 参与式课堂汇报交流

(2)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创新教与学

改变传统设计课上集中的填鸭式的理论讲解,在每一个设计模块都采用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即第一步基本理论讲解,第二步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第三步设计实践,由这样的教学模式引出了学生从了解理解知识点到熟悉掌握应用方法再到应用优化的学习模式。

以一草设计阶段规划道路结构模块为例,教师讲授居住区规划结构、道路组织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规范,在达成知识传授后,通过对真实项目、优秀设计方案的学习分析,掌握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和设计方法,进而在设计实践中应用优化,形成一草设计方案。从理解、分析、应用三个维度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进阶,并培养踏实严谨的工作素养。

图6 三段式教学环节设计

(三)课后

课后学生通过超星学习平台完成设计任务、线上成果提交,教师及时在线批阅并反馈。并按照教学班级建立课程学习群,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课后答疑辅导。


五、课程建设成效

(1)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得到锻炼,设计成果显著提高

《住宅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课程自教学改革以来,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学工作得到学校教学督导的一致好评,学生网上评教、督导评价、同行评价等结果名列前茅。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对20级、21级11个教学班(共334人)的问卷调查,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综合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显著提高。经过一系列教学创新改革,学生的设计成果得到显著提高,并在评图指导环节受到来自行业、企业专家的认可好评。


(2)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

在课程团队指导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思维得到明显提升,积极参加各类科研活动和学科竞赛。在学科竞赛、互联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优秀奖若干项,并且参与到教师的横向课题科研项目中,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3)形成多专业融合的教学研究团队,提高教学质量

住宅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注重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统筹设计。整个授课团队融入风景园林、建筑学以及城乡规划等专业的教师,在教学内容中也融入较多学科内容。多专业联合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了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建设开放型教学团队。各专业教师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要求设计要点,调整原有教学内容,整合相关知识点,以团队模式共同组织设计教案,共享教学方法。同时多专业联合授课强调在培养学生城乡规划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在设计中熟练运用其他知识内容,特别在教学活动由多专业教师共同开展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除此之外,多专业融合建设模式下,风景园林学、建筑学以及城乡规划三个学科将不断融合,能够促进人居环境科学的进一步完善,更加注重学科的应用性、创新性与综合性,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新工科人才。




上一条:侯景超

下一条:杨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