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员风采 -> 正文

基于“项目式教学及案例教学”的创新型课程模式改革

——以《传热学》课程为例


发布日期:2024-08-19    点击量:

曹明,工程师/讲师,建环专业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教学改革、清洁供暖技术、建筑节能新技术、流固耦合强化传热等方面的研究;2023年春季参加第一届FACULTY教师教学核心素养研习营;2023年秋季参加第二届ISW研修班。2023 年获得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校级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主持及参与参加国家、省部级、校级教科研15 项,实用新型专利 16 项,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核心论文。20222023年度校级考核优秀、所带班级获优良学风标杆班级。



一、创新课程概况

传热学是建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科研究热量传递方式、热量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实质上研究可以归纳为“强化传热”、“削弱传热”、“温度控制”。通过课堂讲授,辅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践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能力针对特定工况建立正确的传热数学模型,解决工程实际中的传热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强化或削弱传热的措施,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传热学

二、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课程内容通常涉及大量的公式、定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基础课原理性较强,学生们难以建立起直观的知识体系,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忆和背诵,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而忽略了与实际工程应用的联系,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2 创新型课程改革背景

三、创新课程改革的思路

将传统的课堂模式从传统课堂讲授到“明确的告诉学生学了有什么用”。45分钟课堂以2-3个“SCQA”模式贯穿为教学设计思路,通过设置“情景→冲突→疑问→反馈”教学模式,通过课前的“情景”设置,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通过提问、启发思考产生“冲突”,使学生带着问题学;课中通过思考题、案例教学等手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最后“总结”课程重点知识内容。过程中通过增设现场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案例教学结合讨论、启发、对比等教学方法,引入微课、慕课、学习通平台等新型网络教学手段,将理论课程教学与建造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

3 “传热学”创新型课程改革思路

4 “传热学”创新型课程授课样例

四、创新课程改革具体实施举措

(一)课前

1.教师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学习视频、讨论等,学生带着真实的问题学。

2.教师利用超星实时追踪学生预习情况。

3.教师课前通过发布讨论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了解学情的体差异性,有针对性的给予辅导。

4.教师课前拆分学习目标,挑选适合的案例及工程项目准备课堂教学。

5 线上平台发布课前讨论

(二)课中

1.每次课设置抢3-4次抢答,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根据抢答正确率做好学生学情情况反馈。

2.采用案例式教学及项目式教学,多元化、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启发,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案例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3.课程结束前预留5分钟,对本节课程知识点进行答疑。

6 课上随堂检测学情

(三)课后

1.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课后测验、作业、课内讲义的制作。

2.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完成相应的任务点和作业。

7 课后检测学情,并给予反馈


五、创新课程改革成效

“传热学”是本校大力支持的建设课程,督导与学生对本课程给予高度评价,2024春学生评教分数为94.82,普遍反映课堂效果好。

本课程经过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2次线下授课进行教学有效性评估,反馈结果优于同行同类课程,专家给予给予高度评价

经过一年的上述课程改革实践,该课程2024春季学期总成绩通过率为98.78%(卷面通过率为85.4%);班级综合平均成绩为76.85;卷面平均成绩为75.4,其中,卷面最高分为95分,学生评价及反馈较以往有显著提升。

传热学课程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完成在线课程建设,课程负责人以传热学课程参加省赛,获“2023年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三等奖”,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支撑材料如下:

1. 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前排率、抬头率、到课率提升:通过对比改革前后的学生学习状态,发现学生前排率、抬头率、到课率均有所提高,说明改革措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下为部分学生的朋友圈和微信截图。



2. 学生反馈积极:学生对课程改革的反馈普遍积极,课后参与讨论比例提升,普遍认为新的教学方法和实验环节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动力。


3.润如细无声的融入课程思政与案例素材:

融入传热学在航天领域发展简史;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供暖、制冷、燃气供应等行业相关的管道保温、保冷的材料热阻的计算,以及学习热管超导热性和均温性时,结合热管技术在高寒地区油路和铁路上的应用,融入我国高铁发展成就等内容;学习强化换热和削弱换热技术时,树立学生正确的工程节能意识,教育引导学生要有工程伦理;学习水冷壁的沸腾传热恶化会引起水冷壁爆管,在沸腾传热恶化会引起设备烧毁时,融入工程安全意识,让学生理解合理应用传热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形成敬畏规则、遵守规则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通课前讨论


冬季冻胀                                 夏季融沉

课堂导入:青藏铁路路基稳定性实例(冬季冻胀,夏季融沉)

六、创新课程改革教学反思

在改革过程中,我尝试引入了大量的工程实例。例如,在分析传热原理时,我引用了热交换器的设计案例,通过让学生探讨如何优化热交换器的性能,他们不仅深入理解了传热学的基本原理,还学会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注重互动式教学的应用。在一次课堂讨论中,我组织学生们分组讨论不同材料在传热过程中的特点,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互动形式不仅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还让他们通过思考和交流,深化了对传热学知识的理解。

在实验环节,我也进行了一些创新。我设计了一个关于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特性的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们亲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数据,从而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热学的魅力。学生们对这个实验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实验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在改革建设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1.教学资源有限:尽管我们尽力改善实验条件,但受限于经费和场地,实验设备和实验项目仍然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2.教师角色转变的挑战:互动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前做更充分的准备,同时在课堂上灵活应对学生的提问和讨论。

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认为未来应进一步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深挖教学案例,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上一条:王晓晶

下一条: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