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员风采 -> 正文

基于“多维互动式”的创新型课程模式改革

                   ——以《设计基础1》课程为例


发布日期:2024-08-19    点击量:


郝妙琦,副教授,中共党员,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现任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学专任教师,建筑学专业一年级组负责人。多次荣获校、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2023621日至24日参加了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第一届FACULTY培训,即由上海交通大学组织的高校教师教学核心素养研习营活动,收获了非常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一、创新课程概况

本课程为建筑类专业基础平台课,通过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掌握绘图工具使用与建筑制图方法,并初步理解空间尺度与设计,提升绘图表达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内容涵盖工具使用、规范制图、空间设计、三维空间与二维图形转换、效果图绘制等技能,并强调职业道德与责任感。


1 设计基础1课程内容框架

二、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传统建筑基础教学侧重个体绘图与教师单向指导,教学模式的较为僵化,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生间互动匮乏,未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深度交流,学生作业反馈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3E1



2 创新型课程改革背景


三、创新课程改革的思路

以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体验为目标,通过整合数字化平台(如学习通、微信群)实现教学资源的精准推送与即时互动,促进教师教学实践的个性化与高效化。课上融合多样化互动模式与创意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习乐趣与参与度,注重个性化反馈与多维度评价。

5426

3 “多为互动式教学”创新性课程改革思路

四、创新课程改革具体实施举措

(一)课前

1.教师课前利用学习通平台发布上课通知,详细说明本次课程主要任务内容和需要携带的绘图工具或材料。

2.教师课前利用学习通教学平台,上传学习参考资料和范图,让学生做好预习,范图打印好供上课使用,并提醒学生购买和携带相关制图工具。

3.教师课前建立微信群,解答学生课前存在的疑惑和遇到的问题,做好个体差异性辅导。

4.教师课前准备互动教学所需工具或材料准备,例如便利贴、奖状、卡纸等,供课程教学时使用。


4 教师课前利用学习通平台发布上课通知

880F

5 教师课前上传学习参考资料

D0F6

6 课前提醒学生购买和携带相关制图工具

7 教师课前互动教学模块所需工具或材料准备

(二)课中

1.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相关绘图任务,讲解制图要求,学生现场绘图,指导巡视及时发现图面问题,做好个体差异性辅导。

2.教师在任务训练过程中,利用师生角色互换、小组合作、找呀找朋友(图形配对)等活动环节,增加学生参与度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3.教师在评价和反馈环节,打破传统以教师主导的评价模式,设计了小组讨论(学生自评)、大家来找茬(学生互评)等活动环节,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主动式学习中将知识点更好地吸收和消化。

4.教师对任务成果完成质量较高的同学给予奖励,肯定学习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

6D35E

8 学生课堂演练 教师指导

1E4D5

9 师生互换角色 增强学生参与性

50D80

10 找呀找朋友、大家来找茬活动环节

2967A

11 优秀成果作业颁发奖状

(三)课后

1.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布置课后作业,并且在学习通上同步分享练习作业案例和绘图技巧,强化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手绘习惯。

2.学生根据学习情况按时完成课后作业,针对常见问题课后有针对性的加强线上辅导,分解绘图步骤,直播演示并解答学生存在的困惑。

3.教师在每个教学模块结束后,将学生作业成果统一展示布板,便于学生课后交流图面优缺点。

227E9

12 学习通上同步分享练习作业案例

39392

13 课后线上直播解答学生存在的问题

35E70

14 课后作业展示 便于交流图面问题


五、创新课程改革成效

1.“师生无障碍沟通”,通过整合学习通与微信群,教师精准推送课前通知与预习资源,提升预习效率,实现个性化学习与辅导,即时答疑保障学习效果。

2.“差异化指导”,课堂融合绘图任务与互动模式,充分展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差异性,根据学生制图中反映出来的个性与共性问题,现场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并集中强调共性问题解决方案,既能保证针对性指导,又能提升教学效率。

3.:“玩中有学问”,教学创意环节设计丰富,例如师生角色互换、小组合作、互评环节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上课积极性明显提升。

4.“自学养成记”,课后设计强化自学与辅导,即时反馈与成果展示促进教学质量与学习成效提升,推动创新型课程教学发展。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革新了教学模式,融合了线上线下教学优势,还构建了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推动了教育创新与发展。

六、创新课程改革教学反思

在推进创新型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模式的转变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整合学习通平台与微信群,我们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精准推送与即时互动,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率,还为他们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课前的充分准备与即时答疑,为学生扫除了学习障碍,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课堂上,我尝试将绘图任务与多样化的互动模式相结合,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师生角色互换、小组合作等创意环节,不仅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更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刻理解了知识的内涵,促进了知识的吸收与内化。这些改变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然而,回顾整个教学改革过程,我也意识到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如何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互动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如何在课后持续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提供有效支持等。未来,我将继续探索更加高效、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互动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上一条:沈琳

下一条:张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