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主动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新形势,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素养与专业水平,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加速推动现代教育模式变革,7月14日至20日、8月16日至22日,学校分两批选派100名骨干教师赴北京大学参加2025年北京大学沈阳城市建设学院骨干教师研修班。此次研修是我校骨干教师首次大规模集中外出“充电”,实现了二级学院全覆盖、骨干力量齐参与的目标。

本次培训工作由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全程承办,分为集中授课和课程思政现场教学两部分。在集中授课中,课程聚焦“师德师风、课程思政、AI赋能、OBE教学范式”四大模块,通过专家专题报告、互动研讨、成果展示等形式,为骨干教师搭建系统学习平台,助力其教学能力“满格”提升。其中,北京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孙华教授以《在数智时代重塑高等教育、推动教师发展》为题,深入阐释了新时代师德建设的新内涵;教务长办公室副研究员宋鑫聚焦《数智时代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精准剖析了课改难点和堵点;社会学系

周羿副教授带来《人口经济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合》,生动示范了如何将家国情怀“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教学;教育学院朱郑州副教授围绕《面向未来的教学范式创新——成果导向教育(OBE)》,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目标评价体系构建、持续改进机制完善三个维度,系统解析了OBE理念落地路径;物理学院穆良柱副教授以《物理课程思政:科学文化传承》为题,打破了理工课程思政“难融入”的壁垒;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卞江副教授以《如何上好一门课》为题,分享了“备课三问”“课堂三板斧”“反思三维度”的“金课”打造秘籍;教育学院汪琼教授现场演示了生成式AI工具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为教师打开了技术赋能教学的新视野。
在课程思政现场教学中,学员们先后参观了北京大学校史馆和香山革命纪念馆,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长廊中,学员们感受北大百年教育初心;在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教师们深刻体悟“赶考”精神的时代价值,进一步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意识。

课下,学员以小组为单位,以课程目标为核心导向,聚焦 AI 技术赋能教育的关键场景,系统梳理课程建设新思路。大家围绕优化教学设计、强化个性化指导、深化课程思政实施等核心方向,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全面重构与升级,推动课程建设向智能化、精准化、思政化等方向深度融合。在结业分享会上,各小组依次开展10分钟专题汇报,清晰呈现了课程重构的核心逻辑、AI 技术应用亮点及实践成效,为后续课程优化与教学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李红阳分享到,本次培训如一场甘霖,让我们得以近距离触摸北大的学术脉搏。在与各位教授的交流中,他们深厚的学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开阔的视野,不仅让我们清晰看到自身知识体系的短板,更深刻体会到“学不可以已”的真谛——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唯有以谦逊为舟、勤勉为桨,方能不断精进。
“此次北大研修班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创新的澎湃力量!专家们前沿的AI技术解析与课程思政实践案例,让我对“人工智能重构课堂”有了全新认知。通过实操演练AI教学工具、沉浸式思政参访,我掌握了将数字技术与价值观教育深度融合的方法论。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浸润着每一堂课,更坚定了我用科技赋能教育、以匠心铸魂育人的决心。”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于磊鑫这样说。

此次赴北大研修之行,是我校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又一次高水平“充电”。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与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的合作,依托优质教育资源,常态化开展教师研修与交流活动,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引领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注入更强动力、贡献更大力量。